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污水中氨氮的排放标准分为一级和二级。其中,一级标准适用于直接排入自然水体的污水,二级标准适用于排入城市下水道的污水。一般城市污水经过二级处理后,氨氮含量应在20mg/L以下,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规定二级排放标准为小于25mg/L。对于污水处理厂的出水,GB18918-2002一级A标准要求氨氮浓度不超过5mg/L。今天主要介绍一下污水中氨氮的具体来源。
1.生活污水:生活污水中的氨氮主要来源于人类排泄物(如尿液和粪便)以及生活用水的排放。据估计,每人每年排泄出的氨氮含量约为2.5~4.5公斤。此外,洗涤剂、洗衣液、蔬菜水果洗涤水等生活用水中也含有一定量的氮化合物,这些物质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产生氨氮。
2.农业排放:农业活动中的化肥使用和动物粪便的流失是氨氮的重要来源。农作物生长过程中使用的氮肥以及动物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便在雨水冲刷下进入水体,形成氨氮污染。此外,农业废弃物的分解也会释放氨氮。
3.工业废水: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含有大量氨氮。例如,焦化、合成氨、化肥、制药、钢铁、石化、纺织、电子等行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水都可能含有高浓度的氨氮。这些工业废水中的氨氮主要来源于生产过程中的冷却水、洗涤水等。
4.雨水径流:城市和农村地区的雨水径流也会携带地表和地下土壤中的氨氮进入水体。特别是在农业区,雨水冲刷农田中的化肥和动物粪便,导致氨氮进入水体。
5.汽车尾气:随着私家车的增加,汽车尾气中含有一定量的氮氧化物,这些气体在大气中经过化学反应形成氨,并最终溶于水形成氨氮。
6.其他来源:在无氧环境中,水中存在的亚硝酸盐可能被微生物还原为氨;而在有氧环境中,氨可能进一步转化为亚硝酸盐或硝酸盐。此外,某些工业过程中的气体排放也可能导致氨氮进入水体。
综上所述,污水中氨氮的来源是多方面的,涵盖了生活、农业和工业等多个领域。这些来源的氨氮进入水体后,不仅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还会对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