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来水消毒方法及消毒副产物检测(我国饮用水消毒副产物安全限值)

本站于2025-08-28 13:50:52编辑发布 已经有5 位成功人士看过这篇文章啦!

自来消毒方法主要包括氯化消毒、二氧化氯消毒、紫外线消毒和臭氧消毒等。其中,氯化消毒是最广泛使用的消毒方法,因其成本低、杀菌效果好、操作简便等优点。然而,氯化消毒过程中,氯与中的有机物(如腐殖酸、富里酸等天然有机物)反应,会产生一系列消毒副产物,如三卤甲烷(THMs)和卤乙酸(HAAs)等,这些物质被认为具有致癌性和致突变性。

自来水消毒方法及消毒副产物检测

消毒副产物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离子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色谱质谱联用法等。例如,离子色谱法因其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靠,被广泛应用于消毒副产物的检测。此外,还有研究通过优化检测方法,如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法,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我国饮用水中消毒副产物的安全限值是通过一系列科学评估和法规制定过程确定的。我国自2006年《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起,已对消毒副产物设定限值,例如三氯甲烷、亚氯酸盐等。该标准对消毒副产物的限值进行了规定,如三氯甲烷浓度不能超过0.06mg/L,一氯二溴甲烷不能超过0.1mg/L,二氯一溴甲烷不能超过0.06mg/L,二氯乙酸不能超过0.05mg/L。

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和对健康风险认识的提高,我国不断调整和加强了对消毒副产物的管控。例如,2022年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进一步加严了对消毒副产物的控制要求,将检出率较高的一氯二溴甲烷、二氯一溴甲烷、三溴甲烷、三卤甲烷总和、二氯乙酸、三氯乙酸等6项消毒副产物从非常规指标调整到常规指标,以加强对这些指标的管控。这表明我国在饮用水安全监管上从注重生物安全转向兼顾生物与化学风险并重。

我国饮用水消毒副产物安全限值

此外,我国还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如《生活饮用卫生标准》(GB 5749)和《城市给工程项目规范》(GB 55026-2022)等,对消毒副产物的产生和控制提出了具体要求。这些标准和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旨在保障饮用安全,减少消毒副产物对公众健康的潜在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