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风险管理发展历程

本站于2023-02-15 15:57:58编辑发布 已经有228 位成功人士看过这篇文章啦!

水环境风险管理是按照一定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对水环境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预测主要是为环境保护部门的环境管理提供决策依据。环境风险分为突发性环境风险和累积性环境风险。其中,突发性环境风险具有发生时间快速、水体响应时间短等特点:累积性环境风险一般是指开发活动中潜在的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危害的行为,这种风险的特点是隐蔽性较强,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却具有长远的影响。

水环境风险管理发展历程.jpg

水环境风险管控包括风险源识别、优控污染物清单识别、水环境风险评估、风险预警、重点行业风险源管控等技术环节。风险识别作为水环境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水环境风险管理的初始阶段,对可能引发环境危害的污染因子进行有效的识别和鉴别,发现产生环境危害的主要贡献物质。风险评估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通过暴露评估、“剂量-效应”、风险表征几个过程,对环境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的评估。环境风险预警作为水环境管理的重要补充手段,可为流域水环境管理提供直接信息,包括风险源识别、影响过程及风险后果预测等,从而为水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持。环境风险管控作为水环境管理的最终目标,其目的是从源头对产生环境危害的风险源进行管控,最终实现对环境风险的有效管理。

国际环境风险管理起源于 20 世纪 70 年代,从早期的突发事故风险管理到化学品人体健康风险评估管理,再到目前多因子、多尺度生态风险评估,已经贯穿于环境管理的全过程。环境风险是指由自然原因或人类活动引起的,通过降低环境质量及生态服务功能,从而对人体健康、自然环境与生态系统产生损害的事件及其发生的可能性(概率)。在流域层面,环境风险管理的技术涵盖范围比较:在技术层面,包括流域环境风险识别、风险监测、风险预警、风险评估等方面。

总体来讲,我国环境风险管理体系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管理上存在重应急轻防范、重突发污染事故轻长期慢性健康风险等问题。流域环境管理制度存在对环境风险的科学评估不够,对环境风险的预防和预警性不足,对环境风险的综合决策性不强等问题。因此,我国环境风险管理水平还是比较滞后的,这也致使冬类环境风险事件频发,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同时危及人民的生命和健康安全。开展流域水环境风险管理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现阶段的水环境问题迫切需要一种科学的方法来对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并对风险进行准确评估,从而为管理者提供一个可靠的认识:另一方面,多学科交叉能够在环境风险管理过程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因此加强环境管理的科学性,从传统的环境标准管理体系向风险管理体系过渡,标志着环境保护的一次重要战略转折,它使环境管理的目的性更加明确,由先污染后治理转变为污染前预测和实行有效的控制,也标志着环境管理者从“救火”向“预防” 角色的转恋。


 prev  没有了!
 next  没有了!